本文来源于:澳门市民日报
本报讯(记者 唐钦滨)清明节港珠澳大桥口岸人车均告“塞爆”,旅客反映等候过关近2小时。旅游业从业员协会副理事长胡玉沛表示,口岸是城市门户,事件肯定影响澳门的旅游形象,他提醒政府推出旅游推广优惠前,需要先评估接待能力。
(资料图)
旅游业从业员协会副理事长胡玉沛(市民日报记者 郑杰骏 摄)
胡玉沛并提出短中期改善建议,包括建议整合各项旅游相关实时信息平台资料,跨部门梳理“澳车北上”、出入境人流、公交巴士轮候等数据,更科学排查口岸承载力的瓶颈位,并要想办法增加新城A区的道路通行力,他更大胆建议应增设巴士专道,分流公交和一般车辆。
胡玉沛表示,早前清明节、复活节叠加节日假期,看到疫情后旅游业春暖花开,亦暴露港珠澳大桥口岸以至周边路网承载力的问题,特别不少旅客向他反映,清明节当日乘“金巴”抵达澳门后,除花上长时间等待过关,过关后再遇上大塞车,从过关到达目的地合共3小时。
口岸城市门户关乎旅客第一印象
他坦言事件一定影响澳门的旅游形象,港珠澳大桥作为重要陆路口岸,口岸是旅客抵达的第一站,“旅客第一个接触嘅唔系世遗景点,接待嘅唔系官员,而系口岸”。口岸是城市门户,是旅客的第一印象,通关便利对于旅客舒适度和便捷度有直接关系。是次挤塞除对旅游业界的工作日程计划构成混乱,令旅客出行时间和成本大大提高,因不少包车的旅客需要加钟。
他提醒政府推出旅游推广优惠措施前,需要先评估接待能力,包括业界司机、多语种导游、酒店客房,以至交通接载能力,推出优惠的时间亦要配合,“旅游印象要花好多年时间建立,但要摧毁其实1次半次负面印象就够!”
就有关情况,胡玉沛认为可分短中期推出改善措施。首先,他指现时本澳各项旅游相关信息平台资料零散,有需要整合,包括治安警有出入境实时信息影像,旅游局另有景点客流预测平台。
他建议将码头船票、金巴车票售票、轮候乘船和乘车的实况、公交巴士轮候,连同出入境实时情况及景点客流,整合到同1个平台,特别要在各口岸地点持续宣传新的信息平台,让旅客和业界前线工作人员能提前因应实际情况调整出行时间,错峰出行,或提前选择改搭其他交通工具。
城市布局摒弃过往细眉细眼思维
其次,胡玉沛表示,针对港珠澳大桥口岸十分挤拥问题,跨部门要梳理“澳车北上”、“出入境人流”等数据,以大数据和智慧旅游方式,科学排查,尤其旅游旺季、节庆假期期间口岸及各项配套承载力的瓶颈位,若果因“澳车北上”令区内交通挤塞,其他口岸能否按数据适时开放予“澳车北上”车辆使用?
第三,胡玉沛指出:新城A区道路目前虽则是临时路,但为何不能拓宽?现在每当遇上节假日便严重交通挤塞,令市民对A区交通路网的信心、对规划的认受性有动摇,建议当局想办法,在不阻碍的情况下开拓更多临时道路,并要设巴士专道,特别经历早前清明节大塞车,巴士和的士与一般车辆塞在一起,口岸内大量旅客继续排队,此举对旅游体验和公交效率大打折扣,是非常严重的问题。
他最后呼吁交通部门和规划部门,不能再以过往小城的规划思维,去为新城A区和区域口岸的路网规划作出布局。(责任编辑:吴从周)
特别声明:本文系中新网客户端“华媒站点”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作者观点与立场,所有权归属原作者,中新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展示平台。
标签: